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無論是嬰幼兒時期,還是少年時期,健康網絡的行為養成,都是我們必須要正視的一個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主動性起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天就讓鄭州防水卷材的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以手機上網為例,孩子從接觸手機到完全自主使用手機各種功能的過程, 可大致分為如下五個階段。
行為養成五階段
玩具階段 家長主動哄孩子
此階段以孩子被動接受手機信息為主,此時家長對孩子接觸手機的態度不設防,甚至還有強化。
針對低齡兒童甚至嬰兒開發和投放市場的手機軟件日漸增多。一種比較流行的為嬰兒設計的軟件是幼教軟件,父母和嬰兒能夠一起使用這個軟件。蹣跚學步的嬰兒也許在玩手機游戲上更有潛力,因為他們的認知能力已經發展到能夠識別符號和象征。識別符號和象征是玩電子游戲所需要的一種基本能力,因為大多數電子游戲都要歸功于有意義的圖形和符號。
此階段的孩子年齡處于0~2歲,對應的兒童心理發展階段是處于第一階段,即無意識地適應環境。此階段的主要特征為借助于吸收能力來適應生活,他們無意識地去感受周圍環境中各種事物的特征,以獲得大量的印象。
此階段孩子對于收集信息也是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接受方式主要包括家長給孩子在網絡上訂購或者下載相關早期智力開發的早教小動畫、孩子哭鬧且家長沒有辦法有效制止時用于哄孩子的趣味動畫片等。此時,家長對孩子接觸手機的態度是欣然接受的。如今“低頭族”父母越來越多,跟孩子的交流越來越少,有的父母為了便于照看寶寶,更是將手機或平板電腦直接拿給孩子看視頻,這種行為無形中對孩子接觸手機起到了一定的強化作用。
需要關注的是,對蹣跚學步的嬰兒來說,手機游戲或者視頻動畫可能是一種消極的分心刺激。嬰幼兒時期孩子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建立自我,要認識到自己與其他人、周圍的世界都是不同的。對于還分不清自己和周圍的物理世界之間界限的低齡兒童來說,手機游戲或者視頻動畫的世界可能太過復雜,充滿了虛構的幻想,不利于孩子成長。
此階段是游戲和偽裝的黃金時期。兒童具有偽裝的認知能力,他們能夠模仿不存在的原型,并且以游戲的方式來反映現實(不僅是外部的現實世界,還有他們內心的感覺世界)。
此階段的孩子年齡處于3~4歲,對應的兒童心理發展階段處于第二階段,即有意識地感受環境。這一時期孩子的心理發展是一個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發展時期,他們已經具備有意識地利用環境,并將無意識獲得的東西進行有意識地加工和充實的能力。此階段的兒童由于在上一個階段中已接觸過手機或者已“嘗到甜頭”,因此會出現主動向家長索要手機的行為。此時索要手機的意圖主要包括玩簡單的小游戲、觀看動畫視頻等,家長對于孩子的要求,會保持盡量滿足的態度。原因有兩個,一是家長工作繁忙,手機可以作為使孩子瞬間安靜、獨立玩耍的法寶;二是孩子在玩手機時,精神集中,家長認為篩選的幼教小短片也許可以起到一定教育作用。
以孩子會玩復雜手機游戲為主要表現,此時家長會出現擔憂情緒,并限制孩子玩手機。
此階段的孩子年齡處于5~6歲,一般處于幼兒園教育階段,該階段是兒童從家庭進入集體生活的過渡期。隨著進入幼兒園后生活范圍擴大,接觸人群增多,5~6歲的兒童有了一定的獨立性,對新事物的好奇感和探索欲也在增強。但是,由于生理發展限制,此階段兒童總是很難集中注意力,兒童的實際能力與需求之間的矛盾由此產生,適當玩游戲能夠幫助兒童鍛煉自己的能力,從而解決這項矛盾,幫助兒童心理健康發展。此階段兒童開始接觸較為復雜的手機游戲,并且游戲種類豐富多樣,多為益智類游戲,類型主要分為推理解謎、趣味啟蒙、綜合認知、創造獲得和多人合作五大類。
以上內容由鄭州防水卷材的小編為大家整理提供,本篇文章轉自人民網,如有問題請聯系刪除。http://www.belfastsolicitor.com